這是Les Philo-Fables (聰明是看故事學來的)作者:米歇爾,皮格馬 裹頭的一篇短篇波斯寓言故事啦。
因為最近看喜歡與討厭這樣的戲碼不斷上演,
所以特地貼上來與大家分享的啦。
有一位年老的智者,他有個兒子因為覺得自已長相不佳,
所以不願意出門,生怕別人嘲笑他。
智者對兒子解釋“他絕對不應該聽信他人的話,而他即將證明給他看。
”明天,“他對兒子說”你和我一起去市場。“
他們一大清早就離開家門,年老的智者騎著驢,兒子走在他身邊。
當他們到達市場,商人們開始議論紛紛“看看這個人,一點同情心都沒有!他騎在驢上休息,卻讓他可憐的兒子走路。”
智者告訴他的兒子“聽清楚了嗎?明天,你再和我來一趟市場”
第二天,智者和他兒子交換﹣他兒子騎驢,智者在一旁走著。在進入市場時,昨天那些商人仍舊在那裹。
“你們看看這個孩子,一點教養都沒有。”他們說“他竟然還若無其事地坐在驢背上,可憐哪!他的老父得拖著步伐走在塵土飛揚中,看到這種景像真是悲慘啊!”
“聽清楚了嗎?明天你再和我來一趟!”智者說
第三天,智者和他的兒子都走路,他們用繩子牽著驢出門。
“瞧瞧這兩個傻瓜!”商人們又嘲笑道“他們居然用走的,好像不知道驢子是要用來騎的。“
”你聽清楚了嗎?“智者說”明天,你再和我來一趟!“
第四天,當他們離開家時,兩個人都騎在驢子上。進入市場時,那些人大聲表達了他們的憤怒
”真可恥啊!看看這兩個人,他們對這頭可憐的驢子絲毫沒有同情心!“
第五天,智者和他兒子把驢子扛在背上來到市場。
但是商人們看到了,大笑著說”看看這兩個瘋子,他們不騎驢,反倒把驢扛在背上。“
於是智者立劇對他的兒子說”你聽清楚了嗎?不論你做什麼,人們總是找得到理由批評你, 這就是為什麼你不應該擔心他們的看法,而應該做你認為對事,走你自已的路!”
版主我覺得,這是一個很實際的例子啦。
只不過,大部份的人沒有那麼用心地做各方面的嚐試,
往往稍稍遇到有人批評,就斷然地停下了自已的腳步。
一般人試個一次,可能就不敢再做了,
有勇氣的人,試個兩三次,也很可能被打退堂鼓。
拿驢子來舉例的話,(當做是你們相信的夢想與目標,)
大部份的人被批評個五次之後,可能就會選擇待在家裹,那兒都不去了啦。
搞不好,不旦自已得了憂鬱症,就連驢子也悶出病了啦!
只不過,你管別人說什麼喔!
他們再怎麼批評,重要的,還是你要那頭驢子為你做什麼事吧?
所以說...
版主我不斷地叫你只要專心做好自已的事,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,
絕對不是說來安慰你的事。
在萬物的能量裹,要是找不到自已的定位以及價值所在,
就永遠很難對萬物有所回饋的。
要是沒有回饋,沒有吸收,
那麼,再怎麼強的資源都會有殆盡的一天,不是嗎?
留言列表